刊頭

人數統計

Flag Counter

Visitors map

Flag Counter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2014 03 27 澎湖潮間帶活動 柯君燕(123)

什麼是潮間帶?潮間帶就是退潮時顯現出的陸地,而漲潮時被海水淹沒的區域,用學術性的說法,即是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澎湖的地理環境相當特殊,海水最高潮與最低潮的潮差大,也因此可使用的海洋資源相當豐富。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家或婦女,利用退潮時在潮間帶撿拾螺貝、抓魚蝦、夜照抓章魚、踏蟹,冬天則是採海菜、採紫菜等,這些傳統的產業活動都可以稱為潮間帶活動。

一般大眾所謂的踏浪,其實就是一種潮間帶活動,但多狹義的定義在島與島之間的遊憩。早期澎湖並沒有「踏浪」這個名詞,這名稱是隨著澎湖旅遊的興起所產生的。冬天時因為風浪大,有些魚兒會被海浪打暈或凍僵而沖上岸邊,當地人在退潮時到海邊抓魚、尋貝,稱之為「巡海」。故廣義而言,所有在潮間帶抓魚尋貝的活動,稱為「巡海」即所謂的「踏浪」。

冬末春季潮間帶活動:
冬末夏初是藻類生長的季節,此時期相當適合從事藻類生態觀察;這時期也是海洋生物開始繁殖的季節,常可發現海兔的卵帶、玉螺的卵帶等等,千萬別因為好奇去處碰他們,以免干擾他們生長。
這時期也是海菜的採收季節,翡翠綠的海菜佈滿整個礁岩,讓我們挽起袖子採些海菜,回家煮熱騰騰的海菜魚丸湯。

夏季潮間帶活動:
如果潮汐算的好,傍晚一邊看夕陽,一邊逐浪也是很愜意的事情。情人島是馬公市郊的一座小島,退潮時,我們可以從馬公本島逐著浪花到情人島。沿途可見許多俗稱大鉤仔的「光手滑面蟹」紛紛躲到珊瑚礁下。島上是一大片草原,到處開滿了天人菊,也長了不少風如草;而美味多汁的仙人掌果實,大到一顆要分成兩大口才吃的完。在草原上的制高點看夕陽是一大享受!看著一團火球緩緩沉入海面,天邊夕陽餘暉美不勝收,等著您一起來與我們分享!

2014 03 27 鳥嶼潮間帶-踏浪 (魏筱縈127)



踏浪:海田尋寶

澎湖潮間帶落差大,
潮間帶容易浮現島與島之間,
潮間帶為踏浪天堂,
穿著膠鞋戴著草帽(當地穿著)來回島嶼島,
沿途欣賞海底生態,抓螃蟹撿貝殼,
玩海星,摸海膽,品嘗新鮮的蚵仔。

2014 03 27 澎湖潮間帶踏浪介紹 (陳怡君083)

澎湖潮間帶踏浪介紹

 介紹:
      所謂的踏浪其實就是潮間帶活動,澎湖居民利用退潮後裸露出的廣闊潮間帶做為謀生的場所,從事撿拾螺貝、抓魚、抓螃蟹等等經濟活動,賺點外快。在以前這是澎湖許多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現在即使是澎湖人本身,不少人也早已將潮間帶活動視為純粹運動、休閒的活動。
      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各式海參、各種螺貝、螃蟹蝦魚、以及各類軟珊瑚跟硬珊瑚,以上都是澎湖潮間帶基本的生態內容,所以在澎湖從事潮間帶活動(就是遊客口中的踏浪),主要目的就是觀賞認識這些潮間帶活動。所以遊客是否選擇踏浪活動,請先瞭解自己對於海洋生物是否有認識的興趣,勿被「踏浪」這商業性的廣告詞彙所迷惑。

 歷史:
      澎湖地區潮間帶活動發展成觀光踏浪,可以追溯到1990年快樂公主號開闢的「古道新走」員貝至沙港踏浪活動,爾後幾年踏浪活動就如雨後春筍般展開,大倉、吉貝等多條路線紛紛開闢。澎湖的旅遊業者就是這樣,太多人只向錢看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美美的商業包裝活動。
      19901997年間過度氾濫的踏浪活動嚴重破壞澎湖潮間帶生態,許多珊瑚被遊客踩死,站長還親眼看過有遊客開著吉普車從城前一路碾過千百年的珊瑚礁直奔大倉島。面對遊客和業者缺乏保護珊瑚生態的意識,生態保育工作者終於介入向縣府施壓,縣府邀集業者規範踏浪路線,踏浪活動熱潮方歇。

 疼惜我們的島:
     澎湖海域的潮間帶大多布滿珊瑚跟各式海生物,其中尤其以珊瑚最為脆弱,站友們參加潮間帶活動時,請疼惜我們的島嶼,讓海資源留給後代子孫,對於珊瑚盡量以觀賞代替觸摸,更勿直接踩踏珊瑚,往往你的一腳就毀掉了萬年的珊瑚礁。對於其他無法食用的海生物,也盡量以觀賞代替把玩,除非是業者自行放養,或打算捕撈回去加菜的海生物。

資料來源:

2014 03 27 澎湖潮間帶:海參快滅絕 (林君霙122)

澎湖潮間帶:海參快滅絕
海參,海底的清道夫
如果人們大量的捕抓
不只海參滅絕
海洋也會浩劫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2014 03 21 澎湖潮間帶 (魏筱縈127)

潮間帶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露出的海岸
海水漲潮到最高位(高潮線)和退潮時退至最低位(低潮線)之間,會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部分。
漲潮時,潮間帶被水淹沒;退潮時,潮間帶露出水面。
潮間帶就是介於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的區域。
潮間帶的幅度、隨潮差的大小、地區及坡度而異,
潮間帶可以緩衝海浪直接衝擊陸地的力量,
如果潮間帶太窄太小,大浪將對陸地造成大破壞。
潮間帶也是我們親近海洋時,最先接觸的地方。
海邊豐富的生物,也是自然教育最佳教室。
但是,它也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
海邊廢土及垃圾的傾倒,污水、廢水污染,
都讓潮間帶生物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以澎湖海岸潮間帶之相關內容及澎湖潮間帶豐富的生態及人文資源:
包括物種多樣性、棲地多樣性、生態多樣性及澎湖潮間帶相關地景、文化特色




2014 03 21 澎湖的潮間帶 林君霙122

澎湖群島潮間帶生態更是澎湖的一大特色。
潮間帶是指介於滿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海域,漲潮時被海水覆蓋,退潮時露出水面。
潮間帶區由於陽光與養分充足,浮游生物相當豐富,是海洋生態系中生產力最旺盛,也是各種生物聚集的主要區域,但它卻是很脆弱的生態系。在地人的傳統產業活動與遊客的休閒遊憩活動,使潮間帶受到干擾破壞,急需要受到保護,在生態保育與居民生計之間取得平衡。


2014 03 21 澎湖潮間帶介紹(柯君燕123)

潮間帶分三類 : 在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出露的的海岸就稱為潮間帶。潮間帶上方,海浪飛末可以到達的海岸稱為潮上帶或飛沫帶。自朝間帶下方向海延伸約30公尺的地帶,稱為亞潮帶或潮下帶。潮間帶依距海的遠近通常分為高潮帶、中潮帶、及低潮帶。潮間帶分三類

澎湖潮間帶區分為七大類:

1. 潮上帶除了飛濺的海浪可達之外,是個極乾燥地帶,對海洋生物而言,環境相當惡劣。雖然生物種類不多,比較能適應陸地的生活環境,可以不必經常回到海水裡,但是在生殖產卵季節時仍須在海水進行,例如海蟑螂、某些種寄居蟹和少數藍綠藻等都可以在此區被發現。

2. 潮池退潮後,在低潮線以上積水的小池稱之為「潮池」,其面積有大有小、深淺不一,為有越靠近低潮線的潮池,裡面的生物也就越豐富。本區除了許多種只分布在亞潮帶的藻類、海膽、海參、稚魚、蝦虎魚外,偶而可見到一些活體珊瑚或海葵等,大多數生物都隨著潮池越大越有機會生存在裡面。

3. 沙泥灘 : 沙泥岸的環境對許多種生物是相當不容易生存的場所,強力的波浪和陽光熱力讓生物無法久留於地表,因此大多數種類都具備有挖掘的能力,或深埋在沙泥裡等待潮水來臨在出洞口覓食。居住在此的生物如槍蝦、遠洋梭子蟹、海筆等種類較為常見,這些種類也具有特殊的生態行為或經濟價值。

4. 珊瑚淺坪淺海的珊瑚是澎湖海域最重要的生物資源,尤其以造礁的石珊瑚種類居多,軟珊瑚較少;每逢大退潮時有許多種珊瑚群體暴露在空氣中,其中最常見的有軸孔珊瑚、表孔珊瑚、雀屏珊瑚、盤珊瑚和菊珊瑚等種類,這些由石珊瑚所構成的廣大珊瑚淺坪,孕育了魚蝦蟹貝類等眾多的生物,也是澎湖海洋生態資源之所以豐富和多采多姿的最重要基礎。尤其是採自珊瑚淺坪的硓咕石,即是珊瑚群體所分泌碳酸鈣造礁的遺骸,它是澎湖傳統建造三合院或菜園擋風牆的主要建材。本區最常見的動物是大指蝦蛄、章魚、澎湖裸胸鯙等種類。

5. 礫石灘底質由玄武岩礫石堆,或卵石塊、珊瑚碎枝殘骸所形成,每一顆石頭都是可以被海浪翻動,因此除了藻類之下,大多數生物都躲藏在石頭底下,其中不乏是夜行性的蝦蟹、貝類,尤其是許多數量豐富的螺類棲息繁衍的場所。

6. 礁岩岸 : 由堅硬穩定的底質所構成之海岸,因其表面崎嶇複雜,生物體必須具備強的附著本領,以防備強浪沖走,因此大型生物種類最為豐富;以藻類、底棲性貝類、甲殼類動物等較為常見,如青海菜、長葉紫菜、藤壺、黑齒牡蠣和螺類等。

7. 紅樹林 : 澎湖群島地勢平坦,沒有較大河川分布其間,更無河口海域,在終年缺雨下,紅樹林在澎湖可說是沒有生長的條件。由於林務單位不斷的復育紅樹林,在青螺廟前溼地、菜園漁塭東北側、中屯國小西南側及瓦硐碼頭附近都植有不少的水筆仔、海茄冬和五梨跤等種類,但生長得並不理想。目前在青螺廟前溼地約2公頃的紅樹林成長較佳,該地稱青螺溼地,為本縣現存最大溼地,若能與紅羅北側濕地結合,堪稱為「濕地公園」,也是最佳的紅樹林生態教學及賞鳥地點。

澎湖沿岸簡介 : 澎湖沿岸簡介東岸海底大多由礁岩及珊瑚礁所構成西岸海底多為玄武岩 南岸山水、鎖港至龍門之間多為細沙風櫃至山水之間則是礁石與珊瑚礁雜陳北岸海底則以顆粒較粗的沉積砂質和礫石堆積成,以珊瑚碎枝和貝殼的殘骸為主

踏浪地點 : 澎湖比較特別的踏浪地點有沙港至員貝、大倉至城前、赤崁至金嶼、北寮至赤嶼。

資料來源:http://www.authorstream.com/Presentation/b33286-273145-entertainment-ppt-powerpoint/

2014 03 27澎湖潮間帶(游佩娟121)

法國「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在201211月召開入會資審查會,認為澎湖海灣獨一無二,通過澎湖海灣正式成為會員,澎湖的美麗景觀可以進一步的讓世界知道。

澎湖是個美麗的島嶼,大大小小由數十座小島組成,擁有美麗的海灣、潮間帶、地質景觀。


最重要的是還保有美麗的潮間帶

潮間帶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露出的海岸。海水漲潮到最高位(高潮線)和退潮時退至最低位(低潮線)之間,會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部分。

漲潮時,潮間帶被水淹沒;退潮時,潮間帶露出水面。潮間帶就是介於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的區域。潮間帶的幅度、隨潮差的大小、地區及坡度而異,潮間帶可以緩衝海浪直接衝擊陸地的力量,如果潮間帶太窄太小,大浪將對陸地造成大破壞。潮間帶也是我們親近海洋時,最先接觸的地方。

海邊豐富的生物,也是自然教育最佳教室。但是,它也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海邊廢土及垃圾的傾倒,污水、廢水污染,都讓潮間帶生物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潮間帶環境也因地方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活在其間生物也都不一樣。一般可分為軟底質的潮間帶,如:沙灘、泥灘底質等,就像淡水河口的紅樹林;另一種為硬底質的潮間帶,如:岩礁底質、礫石底質等。還有豐富的海貝,水草。還可以在上面修風力渦輪機以便於發電,修建大壩以保證安全。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D%AE%E9%96%93%E5%B8%B6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2014 03 20 了解何謂服貿 (柯君燕 123)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9日電)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吸引各界關注,由於服貿攸關台灣的未來與前途,只要掌握「服貿通過的必要性」、「服貿7沒有」及「服貿把關22卡」,就可輕鬆看懂服貿
一、儘速通過服貿必要性:
台灣的競爭對手國韓國,已與49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反觀台灣在民國102年之前,若扣除與大陸簽署的ECFA,僅與中南美洲5國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簽署4FTA,去年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FTA後,整體FTA數量才6個,速度大幅落後。
韓國與FTA貿易夥伴間的貨品貿易量占36.81%,台灣僅9.65%,加上陸韓FTA預計今年完成談判,因此台灣唯有儘速讓服貿生效,加入TPPRCEP才能扭轉這方面的劣勢。
二、服貿7沒有:
1)服貿沒有黑箱:事前:政府相關機關在簽署協議前利用個別拜訪、電話聯繫、開會討論及委託研究等小規模、非公開的方式與業者溝通、徵詢意見,若在協議簽署公開方式討論,恐洩談判底線。
事後: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條規定,行政部門將協議送立法院備查,程序完全合法。此外,立法院舉行20場公聽會,邀請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學者專家與會,涵蓋我方對大陸開放的64產業別,政府各部門另舉行個別產業座談會,充分與社會各界溝通。
2)雙方開放項目沒有不對等;這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市場開放內容,陸方對我方開放80項服務業,皆高於陸方在WTO入會時承諾,給台商優於外商的優惠措施。反觀我方僅開放64項,其中37項才是這次服貿實際新增開放項目,僅10項是超出WTO待遇(比照外資待遇),9項等同WTO待遇。
3)大陸勞工不會來台搶工作: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涉及開放大陸勞工議題,因此也不會出現百萬大陸勞工來台搶工作的情況,民眾不用擔心工作被搶!
4)沒有開放投資移民:政府對大陸投資人和管理人員來台,在資格條件與數量部分祭出嚴格限制,投資330萬美元以上者,每家負責人、主管或技術人員、經理人最多15人來台,若再加計配偶及子女,僅可有45人來台,而且每次只能取得效期1年的簽證,因此不會出現「假投資、真移民」的問題。
以美容美髮為例,陸資來台投資金額達20萬美元以上,可申請2人來台進行經營管理,投資金額每增加50萬美元,可申請增加1人,最多不能超過7人。
投資30萬美元以上者,經理人僅限1人,且可申請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1人來台,每50萬美元可增加申請1人,最多不超過7人,且簽證一次只發一年,還需看其前1年營運績效決定是否核准。
陸資總投資330萬美元以上,合計最多15人來台,若加計隨行可帶1名配偶及1名未成年子女來台,最多不超過45人。
5)沒有開放陸資投資出版業:服貿協議僅開放陸資投資印刷,未開放出版業,若陸資兼營出版,政府不會核准其投資,陸資來台後也會加強查核;我方開放印刷業設有限制條件而非完全開放,陸方也已對我方開放廣告業而非完全不開放。
6)大陸旅行社難以「一條龍」方式經營:服貿協議未開放陸資旅行社接待陸客來台,僅開放大陸旅行社經營國人在台旅遊活動,未包括代售國際機票、招攬國人出國或赴大陸旅遊等業務,不會出現大陸旅行社「一條龍」方式經營國內旅遊業務。
7)沒有開放陸資投資計程車:國內未開放外資及陸資投資經營計程車,不會小黃變小紅。
三、服貿把關22卡:
1)事前許可制/事後管理機制:陸資來台投資事先須取得經濟部許可,即使來台投資,若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情況嚴重者,可要求停止或撤回投資。
2)服貿煞車機制:服貿第8條設有緊急磋商機制,若協議對造成一方實質負面影響,受影響的一方可要求磋商;或協議生效3年後,可提出修改或撤銷原先開放的承諾。


"雖然這能讓我們了解何謂服貿~
但是這其中不就表示只有對商人有利益
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有何用意呢?!
其內容都是官方說法吧?!
真正的事實會說出來嗎?! By 柯君燕 

資料來源



2014 03 20 服貿黑箱作業 (魏筱縈127)


我希望其他部會不要受目前服貿爭議的影響,
雖然立法院最近這兩天委員會全面暫停,
但希望各部會都能堅守崗位,
積極推動原定要推動的政務,
不要受到此一事件影響。(魏筱縈 127 )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6%B1%9F%E6%8F%86%E7%B1%B2%E7%89%B9%E5%AE%9A%E6%94%BF%E6%B2%BB%E5%9C%98%E9%AB%94%E5%8B%BF%E8%A3%BD%E9%80%A0%E8%A1%9D%E7%AA%81-043941644.html


2014 03 20 分析: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抗議服貿協議 (陳怡君083)

台灣總統馬英九誓言一定要通過的兩岸服貿協議,導致了立法院議場史無前例的被學生進據佔領,而此一議場即是國民黨即將以優勢席位表決通過協議場地。 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導火線是國民黨推翻了服貿協議將進行實質審查看的承諾,學生們說,國民黨立委張慶忠用僅僅三十秒的宣佈"視為已審查"取代實際審查,踐踏了台灣民主,而他們是代表人民奪回立法院。 服貿協議從去年六月在上海簽署後,被質疑違反一般民主程序的並不僅是這個導火線,比如協議簽署前對台灣內部高度保密即被質疑"黑箱操作",且當時馬英九保密對象也包括其領導的國民黨多數成員。 服貿協議事前僅極少數人與聞決定,事後又無實際審查,雖馬英九說這對台灣絕對利大於弊,但對這些在台灣民主化後成長的學生,顯然不是總統一再宣稱,他們就接受成為事實。 政治影響 一些經常隨國民黨要人訪問北京的台灣資本家,繼此前支持ECFA協議後,眼下又表示支持服貿協議,而許多此前反對ECFA協議的公民團體,眼下則再度反對服貿協議 在中國以商圍政的統一台灣藍圖下,公民團體擔心北京通過協議各種經濟重分配方式吸收國民黨權貴與培養北京在台利益代言人,使台灣年輕的民主倒退,且這已在發生之中。 在台灣民調顯示有七成民眾希望終極獨立下,人們也擔心仍未放棄以武力統一的北京,通過此一以經濟為名的協議實際加大掌控台灣社會的力度,使台灣永無獨立的可能性。 引起學生與公民團體疑慮的協議內容包括了中方到台經營眾多可掌控台灣民眾個人資料的行業,以及可以控制媒體及言論自由的出版印刷及廣告服務業等。 另外像是中方到台經營基礎建設,以及環境、地質探堪等被認為涉及安全的行業,也被質疑是不顧國安而開放的項目。 許多被質疑的開放項目若按目前國民黨的立場,不會被實質審查內容,其將在馬英九限期通過指示下由國民黨以立法院優勢席位包裹表決全部通過,而一旦通過無論台灣未來由誰執政,都必須遵守。 ECFA經驗 馬英九作為總統與國民黨主席對服貿協議雖具有極大解釋權,但其甚低的民調支持率與ECFA協議的經驗,使其說法看來已不如昔日那樣被台灣民眾廣為接受。 此前馬英九曾就ECFA協議公開辯論中被認為取勝,他當時許下眾多美好圖像,但台灣在簽定了ECFA協議後,幾年來居社會多數的工薪階級的經驗卻是工資持續倒退與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相對於ECFA協議,服貿協議對台灣多數人的生計或日常生活都將有更大程度影響,而這種涉及台灣多數人的議題由國共兩黨少數人決定,公民團體除了質疑人民利益被出賣外,也質疑其間歇涉及了國共的金權政治。 以此前主導ECFA協議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來說,其兒子取得中國國務院特許經營的事業,以及其家族累積的巨大財富,即一直受到公民團體質疑。 馬英九此前將ECFA協議簽署稱為台灣與其它國家簽署經濟協議的先決條件,而這次服貿協議,也被其再度拿來與其它國家簽署經濟協議議題鏈接。 但ECFA協議簽署後,台灣與經濟往來密切的歐美日等經濟協議進展仍極有限,另據美國前國務官員譚慎格指出,台灣簽署服貿協議後與美國簽經濟協議不會變容易只會變得更難,因美國將擔心中國利用台灣作為後門進入美國市場。 指控 對於這些學生佔領立法院一事,國民黨指控這是民進黨的操縱誤導,雖然指控民進黨可能有助動員國民黨支持者,但據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者多數也認為服貿協議必須要逐條實質審查。 若以近年來台灣的公民運動的實際情況來說,民進黨已無過去執政時對群眾運動的那種主導地位。 就如同去年通過網絡串聯的白衫軍,這次佔領立法院的學生也是通過社交網站等在平時串聯,而參與者林飛帆與陳為廷等大學研究生,過去即是關切言論自由與土地征收等公共論題的公民運動者。 民進黨目前雖是政治上反對服貿協議的主要力量,但也有公民活動者因該黨對ECFA協議先反對後接受,以及該黨與中共建立關係聲音逐漸成形,對民進黨不見得信任。 一些公民運動者說他們必須自己採取行動,是因為民進黨等在野黨的存在已不具意義,台灣已成了一切由馬英九說了算的非民主國家。 而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在議會場地懸掛的一幅抗議標語,則說服貿的一系列的作法是"馬英九恢復戒嚴"。 (責編:路西)


2014 03 20反服冒黑箱作業(游佩娟121)

服冒黑箱作業!!!

爭奪人民的權利!!!

不應只是高階人員與企業家受利

應該要全台灣人民共同享福才是!!!


By
游佩娟121

2014 3 20 服貿利益何在 (林君霙122)

服貿利益何在?
如果服貿有利於全台人民那誰會反對? 
重點是他只利於高階人員,企業家!
這只是驅使M型社會更加嚴重罷了!

2014 03 20 為什麼服貿不該這樣草率通過? (徐靜璇118)

三分鐘通過服貿
=台灣未來的死刑??

看了昨天服貿立法院引起的爭議,真的是讓人感到難過......一個對於台灣未來會影響這麼大的貿易協定,真的要這麼草率的就被通過了嗎?

目前看來,還真的有這個可能。

但我相信台灣現在,應該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反服貿,或者是一方面認為服貿對經濟有利,但卻也認為對台灣的政治有負面的影響,而在中間為難,不知到底該支持或反對。

所以身為一個業餘經濟學家的經濟雪人,就來告訴大家為什麼服貿不該這樣草率被通過。
(先介紹一下經濟雪人的背景,我是常春藤 MBA,現在正在台灣與中國經商,對於兩岸的經濟狀況,與一些根本的經濟學原理都還算有一定的了解。)

1. 先了解什麼是服貿,以及為什麼服貿協議可能會對經濟有利

服貿協議,其實是屬於所謂的自由貿易協定的一種。而什麼是自由貿易協定呢大家一定會想到我們的總統馬英九整天喊著台灣不加入自由貿易協定的話就會被世界潮流丟棄()。但很多人大概對於自由貿易協定的理解也僅止於 - 好像是個要有加入,經濟才會變好的東西。但如果你對於自由貿易協定的理解只有這樣的話,那其實你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反這個版本的服貿的,所以要了解到底該支持或反對服貿,其實得先了解什麼是自由貿易協定。

而什麼是自由貿易協定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國家之間,決定讓彼此的金錢、貨物、勞力可以某個程度的互相流通,這個程度從 0~100% 都有可能。

而自由貿易協定為什麼會對經濟有利呢這就要牽扯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之一的比較利益法則了。什麼是比較利益法則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假設小馬跟小扁兩人都是木匠,都會製作桌子跟椅子,小馬比較會做椅子但不太會做桌子,所以一天可以做四張椅子或兩張桌子,而小扁比較會做桌子但比較不會坐椅子,一天可以做四張桌子或兩張椅子。因為市場同時需要桌子跟椅子,所以這兩人平常都是用 50% 的時間製作椅子,另外 50% 的時間製作桌子。所以小馬每天可以做出兩張椅子+一張桌子,而小扁每天則是可以做出兩張桌子+一張椅子。兩人每天總共可以做出三張桌子跟三張椅子。

然後突然有一天, 小馬跟小扁說,我們來合作好了,我專心做椅子,你專心做桌子,所以在這個神奇的合作協議之後,兩個人的總產出就變成四張桌子跟四張椅子,哇,真是太棒了,每天總產量足足多了一張桌子跟一張椅子耶~~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經濟學中的比較利益法則,簡單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讓每個人都只做自己在行的東西,不要去做自己不在行的東西,然後互相交換,這樣的總產出會比較多。而這個原理,就是自由貿易的最根本立論。

假設美國很會生產糧食,台灣很會做晶圓,那乾脆台灣就完全不要生產糧食,只專心做晶圓,美國則是完全不要生產晶圓,只專心生產糧食,然後台灣從美國進口糧食,美國從台灣進口晶圓,這樣就可以達到最大的產出,看起來很完美不是嗎

所以這就是經濟學中,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是對經濟有幫助的最主要論點。這個法則,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是實際上還是有許多的問題跟漏洞。

2. 自由貿易協定 & 比較利益法則哪邊出了問題?

比較利益法則,在現實應用上,有三個非常重大的問題,讓這個理論上該成立的法則,在現實中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也讓理論上該是健康食品的自由貿易協定,在很多時候變成了毒藥。

第一個問題,就是出在比較利益法則是假設合作的雙方,各有所長時,合作時會有最佳結果。問題是,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子嗎在某些狀況下,很有可能合作的雙方,在所有項目都是其中一方勝出,這個時候,弱勢的一方,就會遇到嚴重的問題。

以剛剛舉的台灣跟美國的例子來說,原本美國該用它的農業征服台灣的農業市場,而台灣應該用強項的晶圓製造能力去征服美國的晶圓製造市場。但若當美國的晶圓製造效率(品質&價格)也超過台灣的時候,那狀況就會變成美國征服台灣的農業市場跟晶圓製造市場,然後台灣只能傻傻地看市場被征服,錢被美國人賺走,但卻賺不了美國人的錢

經濟實力不對等,是比較利益法則的第一個大問題。如果 A 國跟 B 國協商開放了 100 樣產業,但 A 國在其中 98 樣產業都有絕對優勢,國只有在 2 個產業占有優勢,除非 B 國那兩個產業賺的錢可以跟 A 國的 98 個產業加起來相比,否則 B 國絕對會吃一個超級大虧。

自由貿易跟比較利益法則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技能的僵固性。

還是用美國跟台灣的農業與晶圓的例子來舉例好了。當自由貿易協定通過,美國的農產品全面攻克台灣時,請問台灣的農民要幹嘛去轉作因為自由貿易所以在台灣很興盛的晶圓代工嗎所以養了五十年豬的豬農要改去當生產線作業員,然後種了三十年稻米的農夫要去改當製程工程師,這有可能嗎?

由於技能的僵固性,讓不同產業之間的勞動力其實是非常難以移轉的。以 A/B 兩國的例子繼續舉例的話,帳面上跟理論上,國絕對可以把弱勢的 98 個產業裡的勞動力與資本,都改投到強勢的 2 個產業去,但現實上卻是不可能的事。所以 B 國除了沒辦法獲得所有理論上自由貿易該拿到的好處以外,還會面臨很嚴重的失業問題。

各國政府無力處理失業問題,才是讓全球化/自由化在過去十年其實是踩剎車的主因。

而第三個大問題,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如同前面講到的,理論上,自由貿易協定,是一種取捨的遊戲 - 取自己強項,捨自己的弱項。

問題是,請問到底哪些項目算強項,哪些項目算弱項呢在這些項目的取捨上,到底是能夠有客觀的判斷,還是絕大多數是用主觀在認定的呢考慮到經濟學家向來沒有能力準確預測經濟的歷史紀錄,經濟雪人我,覺得強項弱項的取捨,根本是奠基於不準確的主觀預測,加上可能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來取捨。別跟我說這些項目的判斷絕對是客觀的,假設你是台灣商業總會的理事長或者是黨政高層,你會容許政府在談判時把你的產業歸為弱勢產業來放棄嗎

更糟糕的是,如果在自由貿易協定之後,有一百個人得到了價值一百萬元的好處,但有一萬人每人損失了一萬元,整個國家拿到的好處跟損失是相等的,但那一百個人會把手頭的一百萬分給那受損的一萬人嗎?

然後請大家捫心自問一下,你覺得你跟連勝文相比,誰會成為那獲利的一百人,誰又會成為那受損的一萬人呢?

簡單來說,既有的特權階級與富人,透過對政府的影響力,相對的更容易在自由貿易協定獲利。而對於政府談判沒有影響力的升斗小民,就會成為受害的一群了。

而以上的三大問題,就是讓自由貿易協定這個原本應該吃了要強身健體的食品,在很多時候會變成毒藥的關鍵。

3. 那台灣跟中國大陸要簽的服貿協定呢是遇到了以上的哪個問題嗎?

很不幸的,台灣現在要強行通過的服貿,以上三大問題都遇到了。以台灣跟中國經濟與產業的相似性,台灣幾乎在絕大多數的產業都是居於劣勢,連資金面也大輸,兩岸的自由貿易,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台灣的產業全面敗戰(當然,會有少數優秀的公司可以生存並大展鴻圖,但那是個案,不是通例)。而且還有第四個問題,就是目前談判出來的服貿,似乎根本就是沒有仔細評估過強項弱項,而是讓談判代表一廂情願去亂談出來的貿易協定。

(請參考以下幾篇


以台灣目前跟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對比,台灣如果要跟中國簽訂任何的自由貿易協定,都應該要非常謹慎小心才是。畢竟,中國方面可以忍受的談判誤差範圍,可以是台灣的百倍以上。然而,相反的,在這次的服貿談判裡,中國方面做的功課遠比台灣方面足,也就是說,這份貿易協定,絕對是對中國遠比對台灣更有利的 (除非你願意相信所謂的中方善意,但別忘了,連中國方面都說讓利時代已經過去了)


4. 假設服貿真的有問題,那為什麼台灣還是有很多人支持服貿?

別忘了,現在執政黨是哪一個黨。在現在這個階段,會願意出來支持服貿的,大概就是以下幾種人

A. 極端的自由貿易信徒
B. 受益產業的相關從業人員 (以金融業為主,好笑的是,金融業西進,卻是以存戶的風險來換取從業人員的利潤)
C. 跟黨政高層關係良好的商人
D. 已經輸到脫褲,看能不能至少拿回點東西的商人 (如這幾天有所謂的遊戲業支持服貿廣告,看在內行人眼中根本笑掉大牙。台灣現在遊戲產業的錢根本都被中資賺光光了,遊戲廠商會支持服貿,大概是抱持著反正不開放中國廠商也都進來台灣了,那台灣廠商能多少拿到一點東西也好)

真正稍有良心的學者跟商人,我還沒有看過是支持目前這個版本的服貿的。簡單來說,服貿其實有點像核四,核能不一定有問題,但亂蓋的核四問題可就不小了,同理,自由貿易協定未必有問題,但亂談判亂簽的服貿問題可就大了。

5. 那現在的服貿到底該怎麼處理?

很簡單,一個有問題的協議,根本不該通過。立法院應該否決這個版本的服貿,然後由行政院來重新召開決策透明的全國產業會議,讓每個產業都能夠好好研究到底哪些該開放那些不該開放,以及以全球總經的研究,分析到底哪些可以是台灣的強勢產業,而那些是弱勢產業,歸納出幾條核心談判原則,然後用民調或公投的方式,來取得全民的共識。

這樣的方式絕非史無先例,歐洲在歐元共同體的整合上,就有不少國家採取公投決定的方式。
所以,為了台灣的前途與未來,我們不該讓目前版本的服貿強行通過。別讓張慶忠的三分鐘,成為宣判台灣未來死刑的關鍵時刻。

全面檢討後重新談判,才是正確的選項。

如果你認同,就請把這篇文章,轉給越多人看越好。

資料來源:http://www.wetalk.tw/thread-10607-1-1.html 

看完以上文章,我反對黑箱服貿 更不要台灣成為香港 充斥著大陸人的香港!!



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