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

人數統計

Flag Counter

Visitors map

Flag Counter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2014 04 29澎湖花火節 徐靜璇118


首頁
熱門
即時
旅遊
首頁>旅遊新聞
【2014澎湖花火節】海邊漁之家 吉貝島推薦民宿
大台灣旅遊網 04-02 00:18

字級變小
字級加大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范銘偉】

座落在澎湖吉貝島碼頭附近的海邊漁之家,複合式經營結合餐廳與民宿,從碼頭騎機車約2分鐘即可抵達,地點鄰近吉貝最熱鬧的市中心,生活機能便利,每年旅遊旺季總是吸引許多遊客造訪。

海邊漁之家1F是餐廳,空間寬敞,適合團體用餐,主打當日新鮮捕獲的海鮮料理,讓您品嚐最新鮮的美味;2、3F為民宿,部份房型可欣賞海港風景,房客住宿時還可就近直接在餐廳用餐,非常方便。

入住海邊漁之家的旅客,民宿除了免費提供吉貝碼頭接送之外,還提供免費機車供房客使用,並可協助代訂吉貝水上活動、潮間帶踏浪活動、夜釣小管、海釣等活動行程,讓遊客輕鬆暢遊吉貝島。(圖/大台灣旅遊網資料庫)

海邊漁之家‧更多介紹:http://069911010.tw.tranews.com/

資料來源:http://m.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402/12117565.html

2014 04 29夏遊世界最美海灣 澎湖三大主題遊程 徐靜璇118

yam news


日本房屋市場資訊 就找日本信義
夏遊世界最美海灣 澎湖三大主題遊程
景點家/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整理報導
2014年03月31日 15:09

分享
頭條
縮小
放大
澎湖之美驚豔世界,從2011年被「寂寞星球雜誌」評選為「全球非去不可的10大秘密島嶼」,今年又成功申請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的會員。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廣多年的「澎湖新鮮玩」活動,在2014年特別與雄獅旅遊合作,再度打造「石滬」、「潮間帶」、「燈塔」三大主題遊程,包括吉貝石滬文化體驗營、湖西潮間帶生態體驗營、七美東吉守護者體驗營,讓遊客體驗截然不同的澎湖旅遊之美。 今年夏天,就讓澎湖三大主題遊程帶你暢遊「世界最美麗海灣」。(圖片提供/澎湖風管處,攝影:鄭全順)

此次推出的遊程中將由資深的在地達人帶領遊客,深入了解吉貝石滬文化的特色,親身體驗石滬抱墩的先人智慧,在湖西潮間帶觀察海洋生態,並感受澎湖八景之一的「奎壁聯輝」之美,「2014澎湖新鮮玩」更首度獨家推出以燈塔為主題兩天一夜的「七美東吉守護者體驗營」,遊客將可探訪全台最早的洋式燈塔-漁翁島燈塔、繁華一時的東吉嶼燈塔及七美燈塔,在每一個遊程當中,除了深入體驗澎湖的生態及文化之美,另分別安排獨木舟體驗、電動機車試乘、自行車騎乘等等低碳交通方式,以及搭配品嘗運用在地食材美食,住宿環保旅店等等精心規劃。

潔淨的沙灘與獨木舟構成澎湖夏日浪漫風光。(圖片提供/澎湖風管處) 別名漁翁島燈塔的西嶼燈塔,是澎湖的二級古蹟。(圖片提供/澎湖風管處) 樂遊澎湖員貝潮間帶。(圖片提供/澎湖風管處,攝影:王文鍵)

「2014澎湖新鮮玩」每一主題遊程,將開放四梯次,每梯次限量25人,並推出限量攝影團,與攝影達人傑瑞大叔合作,讓旅客在遊程中透過鏡頭認識記錄最美的澎湖景色。詳細報名資訊可至「澎湖新鮮玩親澎好遊綠生活!」官網查詢。

資料來原:http://mobile.n.yam.com/m/news.php?id=20140331203064

2014 04 29 澎湖新鮮玩 徐靜璇118


澎湖新鮮玩 體驗生態旅遊

2014/04/07 11:45
記者陳可文/澎湖報導
推廣健康低碳新旅遊,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旅遊業者合作推出「2014澎湖新鮮玩」低碳生態旅遊,主打石滬、潮間帶、燈塔3大主題,帶您輕鬆健康暢遊澎湖大海。
「2014澎湖新鮮玩」低碳新旅遊,親近大海體驗澎湖石滬樂趣。(記者陳可文/攝影)

澎湖觀光客人數年年成長超過90萬人次,今年觀光季將到來,澎管處、澎湖縣政府及旅遊業者磨拳擦掌作準備,要將最美的澎湖風光獻給每位蒞臨貴賓。
配合澎湖大力推動低碳節能示範島,除了打造低碳休閒旅遊環境、綠建築、電動機車代步等優惠措施,澎管處特地與旅遊業者推出「2014澎湖新鮮玩」一系列旅遊行程。
相中在地特色石滬、潮間帶、燈塔等澎湖海洋3大主題,規劃了吉貝石滬文化體驗營、湖西潮間帶生態體驗營、七美東吉守護者體驗營等活動,邀請旅遊達人帶領遊客深入體驗澎湖大海的樂趣。
澎湖新鮮玩每一主題遊程將開放4梯次,每梯次限量25人,安排獨木舟體驗、電動機車試乘、自行車騎乘等,品嘗澎湖最著名的生猛海鮮美食、住宿環保旅店等,享受澎湖漫活輕鬆走。
澎管處更發揮創意首次推出限量攝影團,聘請著名攝影達人傑瑞大叔跨海力挺,教導旅客們攝影技巧,透過鏡頭認識並記錄最美麗的澎湖好風景。
馬上 Line 給朋友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2014 04 27 2014年珊瑚礁生態保育週 成果亮麗 徐靜璇118



  【記者高怡君屏東報導】為維護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及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等民間社團合作,配合珊瑚產卵期,19日舉行2014年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屏東縣長曹啟鴻到場對於協助淨海的團體表示肯定,同時感謝他們對保護海洋生態所作的努力。

主辦單位表示,2014年珊瑚礁生態保育週遊行、淨海及生態保育研習活動,19日上午在恆春後壁湖舉行開幕式,上午有水中遊行及潛水淨海活動,參加人員包括具中高級潛水員資格的會員或水中攝影協會會員,或由會員推薦具有中高級潛水員資格同好,共同參與淨海活動。

下午有「海洋教育研習活動」生態及環境研習講座,地點在墾管處大簡報室,共三節講座,由台灣珊瑚礁學會教授專家親自主講。

墾管處說,舉行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藉由舉辦各項保育活動以增進國人對海洋生態保育的瞭解,進而達到自然生態保育之目的。活動內容包括:珊瑚產卵資訊發表、潛水淨海及淨灘活動、珊瑚礁生態環境保育資訊發表、海洋生態與保育巡查體驗、各類專題講座及座談等,並有墾丁國家公園之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及委託辦理計畫之成果海報展示。

此外,墾丁國家公園珊瑚海域遼闊,海洋生物多姿多彩,物種豐富。為加強國家公園保育研究工作的推展,培訓自然生態保育人員,並擴大民眾對國家公園事務的參與,墾管處將於今年5月3日至5月4日舉辦海洋保育志工訓練,本次訓練課程為保育志工專業訓練,分課程訓練及實習訓練二階段,課程含國家公園概論、暖化下的珊瑚現況與未來、半島黃金水岸、墾丁海洋螺貝篇、魚類篇、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介紹、夜間潮間帶生物觀察、珊瑚總體檢與調查生物介紹、海洋工作安全須知、海膽族群監測、潟湖淨海訓練等課程。2014/4/19

 

2014 04 27 遊高美濕地賞潮間帶 走棧道避免誤闖「核心區」 徐靜璇118


遊高美濕地賞潮間帶 走棧道避免誤闖「核心區」
2014年04月2日 17:34


▲台中高美濕地黃昏美景。(圖/取自維基百科)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台中高美濕地風景宜人,吸引大批遊客造訪,但不少人忘了濕地是保育重地,經常誤闖「禁區」,光是2013年一年間,就有46人違規,裁罰金額達200萬元。有鑑於此,台中市政府日前完成木棧道設置,民眾可就近欣賞潮間帶動植物,也能避免破壞生態。



▲高美濕地棧道。(圖/取自台中市農業局網站)

台中市農業局指出,高美棧道納入生態廊道設計概念,提供遊客近距離觀察濕地生態,希望落實「把遊客留在棧道上,濕地留給潮間帶生物」理念,在此除可欣賞著名的高美夕陽落日,也能近距離觀察招潮蟹、鷸科、鷺科鳥類圍繞覓食。

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於101年6月22日公告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分區管制,劃分為禁止進入的「核心區」及「緩衝區」,「永續利用區」則開放遊客進行體驗活動。

棧道完工後,兩側均屬核心區與緩衝區,遊客站在棧道可欣賞美麗生態,也不用怕觸法受罰,沿棧道走,可抵達永續利用區。

資料來源:http://travel.ettoday.net/article/342052.htm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2014 04 25澎湖潮間帶遊人覓蟹尋貝(121游佩娟)

http://travel.udn.com/images/mag/travel/images/spacer.gif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早年到訪澎湖的遊人都知道,「踏浪」曾是當地最受遊人歡迎的生態活動。所謂的「踏浪」,其實就是讓遊人走在退潮以後的潮間帶,可以觀察海洋生物,也可以走訪離島,讓遊人享有「摩西過洪海」的美麗錯覺。
澎湖最知名的踏浪步道,要屬員貝嶼與大倉嶼,當中員貝路線較長。隨著生態意識抬頭,太多遊人踏浪走潮間帶,會破壞潮間帶生態,因而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潮間帶生態觀察,同樣得視潮汐漲落時間從事活動,並以觀察生態為主。
潮間帶生態活動,可不是台灣獨有,小琉球近年潮間帶活動同樣盛行,澳洲也有島嶼提供類似的潮間帶生態導覽。儘管潮間帶活動以生態觀察為主,操作還是得特別小心,脆弱的海洋生態極易因過多的人為踐踏遭到破壞。
為讓遊人親近海洋生態,澎湖當地旅遊業者結合海洋平台與抱礅活動,將潮間帶生態觀察納入旅遊活動一環。由於每天海水潮汐漲落時間不同,潮間帶活動通常得配合潮汐進行,活動可能在白天或夜晚,也可能在陽光正曬的正午時分。
退潮以後的淺海域,可不是一片乾涸,較低漥的地方會形成潮池或留有海水,不及隨海水游出去的魚蟹貝類,便留在退去海水的潮間帶,此時遊人只要穿著膠鞋(避免腳被割傷),便可如履平地般地走在還有海水的潮間帶,體驗當年摩西帶領猶太人過洪海的奇特場景。
潮間帶藏有豐富的海洋生物,生態觀察活動有專人導覽解說,讓遊人認識躲在石塊下的螃蟹和貝類,還能見到海參和魚類。夏日的澎湖潮間帶很熱鬧,除了遊人忙於走進海洋生態世界,也常見當地婦女漫步潮間帶挖螺尋貝呢!
資料來源: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52252


2014 04 25夜間潮間帶(121游佩娟)

夜間潮間帶-夜晚戴頭燈,拿魚叉刺螃蟹的體驗。可以把捕到的滿滿螃蟹,上岸料理現煮現吃喔!!另外程師傅會請太太料理小管麵線及蛤蠣,供大家品嚐喔,配上程師傅家獨門辣椒,保證有得玩又有得吃。
夜照活動介紹 (4小時,吃完可提前走)
1. 「抱墩」是澎湖古老的捕魚方法之一,曾經是漁家的主要收入來源;「礅」=石堆,漁民在潮間帶堆起一堆堆石塊,像是迷你版石滬,利用漲潮時,多種礁岩性底棲魚類的魚性,進住礅內,退潮時,觀查海流方向,順著海流方向放置網子,將網子圍住石礅,在網子裡放海草引誘魚兒躲藏,再逐一搬開石塊[搬移同時為魚兒建造另個家()],最後起網得魚,此即所謂的「抱礅」或稱「拆礅」。
2. 夜晚時,魚蝦貝類及螃蟹或夜行性生物就會出來覓食,且晚上生物較於遲鈍,較容易捕捉。活動的開始,遊客們須到東衛7-11集合,業者集合完畢後,會帶遊客們,到秘密潮間帶(為了澎湖旅遊永續發展與生態保護,會不定時更換地點),發放裝備給客人(頭燈.手套.魚叉.膠鞋.桶子.網子),即可跟著程師傅下水發現大自然的奧秘了!一路上程師傅會幫遊客發現特別的生物,並且做簡單的解說及捕捉的技巧,絕對收穫滿滿。
3. 每日時間:須配合潮汐(農曆),約做半個月,農曆初2-7及農曆17-22,每天時間都不同,會愈來愈晚,可先訂位與詢問時間利於安排行程
行程費用
  • 大人:500
  • 小孩350(3-7)
  • (3歲以下免費)
澎湖旅遊套裝行程更享優惠價:請參考澎湖旅遊
貼心提醒
  • 活動地點在東衛社區附近且在晚上,可搭配市區古蹟或北環、南環唷!
  • 要踏浪踩水,深度可從完全不碰水或水深至30公分左右,著短褲較方便喔!
  • 小朋友須會走一段路,才可參加喔~不然爸爸媽媽會抱得很辛苦
  • 為了讓大自然環境更加永續發展,業者鼓勵我們,要將捕到的小魚放生回大海,這樣下次才有大魚可以捕喔,當然也不要傷害小魚瞜!
  • 實際報到時間會於出發前一日通知。


 資料來源:http://u-penghu.tw/travel/%E5%A4%9C%E9%96%93%E7%85%A7%E6%B5%B7

2014 04 25澎湖潮間帶踏浪行程準備(121游佩娟)

§  介紹:
§  所謂的踏浪其實就是潮間帶活動,澎湖居民利用退潮後裸露出的廣闊潮間帶做為謀生的場所,從事撿拾螺貝、抓魚、抓螃蟹等等經濟活動,賺點外快。在以前這是澎湖許多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現在即使是澎湖人本身,不少人也早已將潮間帶活動視為純粹運動、休閒的活動。
§  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各式海參、各種螺貝、螃蟹蝦魚、以及各類軟珊瑚跟硬珊瑚,以上都是澎湖潮間帶基本的生態內容,所以在澎湖從事潮間帶活動(就是遊客口中的踏浪),主要目的就是觀賞認識這些潮間帶活動。所以遊客是否選擇踏浪活動,請先瞭解自己對於海洋生物是否有認識的興趣,勿被「踏浪」這商業性的廣告詞彙所迷惑。
§  歷史:
§  澎湖地區潮間帶活動發展成觀光踏浪,可以追溯到1990年快樂公主號開闢的「古道新走」員貝至沙港踏浪活動,爾後幾年踏浪活動就如雨後春筍般展開,大倉、吉貝等多條路線紛紛開闢。澎湖的旅遊業者就是這樣,太多人只向錢看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美美的商業包裝活動。
§  19901997年間過度氾濫的踏浪活動嚴重破壞澎湖潮間帶生態,許多珊瑚被遊客踩死,站長還親眼看過有遊客開著吉普車從城前一路碾過千百年的珊瑚礁直奔大倉島。面對遊客和業者缺乏保護珊瑚生態的意識,生態保育工作者終於介入向縣府施壓,縣府邀集業者規範踏浪路線,踏浪活動熱潮方歇。
§  時間選擇:
§  踏浪必須在乾潮前後一個小時進行,且注意潮汐變化(參考澎湖潮汐表使用方法
§  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前後3日是潮差最大的日子,最適宜踏浪。
§  裝備:
§  帶寬邊遮陽帽
§  穿著防水防滑的鞋子
§  穿著長袖上衣防曬
§  穿著短褲利於行動
§  注意其他防曬事項(參考如何避免被曬傷)
§  自備飲用水(海上沒有7-11
§  安全:
§  參加有業者帶領的踏浪活動,嚴禁脫隊去自強活動
§  由澎湖當地熟悉海域的人士帶領
§  若於退潮時自行步下潮間帶玩耍,請務必於距離海岸50公尺內的區域活動,並勿踏入海水覆蓋無法見底的區域。
§  漲潮速度非常地快,若發現潮水明顯上漲,請盡速回到岸邊,以免發生危險。
§  各碼頭的出海航道皆有挖深,並在航道兩旁插上旗竿作為標誌。若站友到碼頭附近潮間帶踏浪,請記得別靠近這些旗竿,以免踩空掉入深水中。
§  疼惜我們的島:
§  澎湖海域的潮間帶大多布滿珊瑚跟各式海生物,其中尤其以珊瑚最為脆弱,站友們參加潮間帶活動時,請疼惜我們的島嶼,讓海資源留給後代子孫,對於珊瑚盡量以觀賞代替觸摸,更勿直接踩踏珊瑚,往往你的一腳就毀掉了萬年的珊瑚礁。對於其他無法食用的海生物,也盡量以觀賞代替把玩,除非是業者自行放養,或打算捕撈回去加菜的海生物。


資料來源: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E8%B8%8F%E6%B5%AA%E6%B4%BB%E5%8B%95%E4%BB%8B%E7%B4%B9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2014 04 24 潮間帶的生物與保育 柯君燕123

一、前言:   

         
澎湖群島各島嶼礁岩在水退潮之後會露出的潮間帶約有37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為326 公 里,而潮間帶的質地與形貌有相當多不同的差異性,有整片的玄武岩礁盤,有沙地,有礫石地,有礫石泥沙混合的地帶,有的是小型珊瑚礁區,有的則是整片瑰麗壯觀的珊瑚裙礁,交匯於此海域的寒暖洋流,帶來了豐多的浮游生物,由於食物鏈的牽引,海洋生物呼朋引伴至此覓食並生育下一代,不僅是台灣海峽中最優良的漁場之一,澎湖的內海更是各種海洋生物孵育新生代的最佳溫床。
                                                                                
澎湖海域出產的高經濟價值魚類非常多,例如:嘉鱲魚、青嘴龍占魚、各種類的石斑魚、海鱺魚、丁香魚等等。北向浪拂的岩礁區冬季盛產紫菜,而冬季的玄武礁盤潮間帶礁盤,則長滿翠綠的青海菜(礁膜),種類豐富的螺貝類依其生活環境及習性,分佈在各潮間帶。而每年隨著季節迴游至澎湖海域的生物,更是不計其數,如小管、鰮魚類、鰆類、鰺類、海豚、綠蠵龜等等。

      
潮間帶係指滿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海域,漲潮時全區被海水覆蓋,退潮時則全區露出。潮起潮落,24小時內兩度乾濕交替。陽光與營養鹽充足,浮游生物繁盛,為海洋生態系中生產力最旺盛,消費者群集的首善之區,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到人為干擾的地區。

二、潮間帶生態
   
                                                 
1. 潮上飛沬區
本區涵蓋高潮線飛沬帶及濱線以上的附近陸地,生存在此的生物必需克服溫度、水分的生理障礙,適應陸地的生活環境,所以不需要經常回到海中,只有在生殖產卵時必需回到海中進行,漲潮的海水可稀釋新陳代謝的產物且防止失水。常見的生物有藍綠藻、海蟑螂、陸蟹、沙蟹、扁跳蝦等,少數的陸寄居蟹更可深入海邊的樹草叢中生活。
 
2. 礁岩礫石區
礁石海岸為珊瑚礁隆起或為玄武岩盤,因受海水沖刷,不但多孔隙且潮池、潮溝也多,基底並有砂石堆積,礫石區則受海浪沖盪,岩石被磨成無稜圓球狀,其基底石通常不易被鑽洞。生活於此的生物其組織抗旱性相當強。面對漲潮時強力波浪盪激,生物體必需具備強固的附著本領,以免被刷洗脫落。常見的生物有:青海菜、紫菜、藤壺、螺類、黑齒牡蠣等,礫石區的生物較單調,生活於此的甲殼類很容易被滾石夾住,為求脫身而自割附肢逃命,例如:茅形岩瓷蟹。
                                                                    
3. 潮池集水區
退潮後在低漥積水的池塘叫做潮池。潮池的面積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愈接近低潮線,其生物相愈豐富,生機也愈旺盛。本區常見的生物包括有石蓴、寄居蟹、短槳蟹、黑海參、蕩皮參、海膽、螺類、稚魚、鰕虎、蛇尾等。
4. 泥沙交混區
和其他潮間帶的情形相比,沙岸的生存環境是比較差的。強力的磯波可使許多生物藏身之處曝光,陽光熱力使生物無法久留於沙表,沙灘深處的生物為了避免窒息必需不停地鼓動底層水流以獲得更多的氧氣。生活在此區的生物以線葉二藥藻、卵葉鹽藻、槍蝦、海筆、環節動物、飛白楓海星、沙蟹、鱟、二枚貝、蟹守螺、海蜷以及鑽嘴魚、鰈魚等適應沙地環境生活的魚類。
5. 海岸濕地區
海岸濕地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生態系。淡鹹水不停地搬運營養鹽,水淺陽光足,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使得濕地具有極高的生產力。由於食物鏈的牽引,這個露天劇場的舞台主角,隨著潮訊而走馬換將。覓食的蟹種、跳躍的彈塗、爬行的螺類、潛沙的二枚貝、小而多的線蟲、沙蠶、端腳類、扮演生產者的藻類,架構成一個三度空間立體交叉,繁忙而又互相牽引的生命網路。
 
6. 珊瑚淺坪區
 
珊瑚是澎湖海域最重要的生物資源,尤其是以造礁的石珊瑚種類居多,軟珊瑚較少。最常見的有軸孔珊瑚、表孔珊瑚、雀屏珊瑚、盤珊瑚、菊珊瑚等種類。這些由石珊瑚所建構的廣大珊瑚淺坪,孕育了魚、蝦、貝、蟹等眾多生物,因其空間具層次性,可容納更多的物種,因此成為澎湖海洋生態的最大特色。珊瑚淺坪區所出現的生物數量眾多,章魚、大指蝦蛄、光手滑面蟹、紅鬍魁蛤、黑石蟶、澎湖裸胸鯙、石斑等較為常見,其中亦不乏與珊瑚共生的甲殼動物。

三、潮間帶生物的認識與探索    
1.說潮間帶  百年海田萬寶地
潮間定義— 平均高潮線與平均低潮線之間的海域
潮間版圖… 37 平方公里
演化適應… 潮汐 溫度 波浪 鹽度

2.
海洋諺語 討海智慧的結晶
潮汐之舞— 初一十五天光轉 初三十八天光大拔 初十二五食下晝巡滬
毒魚排行… 一魟 二虎 三沙毛 四邦吾 五象耳 六倒吊
急流惡水… 一磽 二吼 三西流 四鵝豆鼻頭 五潭門 六貓嶼

3.
棲地生態 芸芸眾生話海田
潮上飛沫區
礁岩礫岩區
潮池集水區
泥沙交混區
海岸濕地區
珊瑚淺坪區
4.生存法則 優勝劣敗達爾文
生產與消費
合作與競爭
週期與趨性
求偶與生殖
偽裝與擬態
自衛與攻擊
5.常見物種 愛在烽火蔓延時 
                      潮間帶生物精選60  洪國雄94/11/28
分類位階
編號
中名
澎名/俗名
習性/毒性/漁法/生活/諺語
原生/有孔蟲
1
星砂
(車輪、球、盤)
星砂
單細胞、偽足、五億多年、地質年代、石油探勘、結構精美、觀光商品
綠藻
2
石蓴
大號菜、虎劄
餵豬、養九孔
3
滸苔
雞腸仔
茹素食材、釣餌
4
礁膜
青海菜、ㄘㄝˋ
湯包料理、冷凍可久存,糹留海菜
褐藻
5
馬尾藻
海紗仔
藻床,蓮霧肥料,抱墩
紅藻
6
長葉紫菜
紫菜
量:姑婆嶼;質:雞善,凡梯,錠鈎
7
鋸齒麒麟菜
石花
清涼冰品
維管束植物
8
卵葉鹽藻
蝦草
躐蝦,槍蝦鰕虎共生
9
線葉=藥藻
刺絲胞
10
球莖觸手海葵
雞母尻尿
將軍嶼美食,小丑魚共生
11
香燭海筆
海筆仔
鎮海灣、大倉灣,極需保育物種
12
微孔珊瑚
磨仔頓汕
產黑石蟶的珊瑚礁
扁形
13
東方食蚵扁蟲
蚵  瘢  ㄎ一ˊ
牡蠣養殖大害,沖淡水晒太陽可除虫
軟體/多板
14
大駝石鼈
駝背仔
傳統美食材,營生法則
軟體/腹足
15
褐線峨螺
粉鳥螺、流涎螺
黏黏甜甜,漁村小孩最愛
16
草蓆鐘螺
高螺仔
中、高潮線螺種,可食
17
小灰玉螺
沙碗
18
織錦芋螺
老爺公仔
齒舌上有毒腺,倒鉤,含劇毒
19
珠螺
大頭仔
螺中的當家花旦,珠螺酉奎 ㄍㄨㄟˊ
20
黑瘤海蜷
砂螺仔
燒酒螺,釣魚誘餌
21
高腰蠑螺
虎螺、火螺
北海珊瑚淺坪夜照經濟性螺種
22
銀塔鐘螺
鐘螺
鐘螺中的老二,海鮮要角
軟體/腹足
23
阿拉伯寶螺
豬媽
食用中型寶螺,子安貝
24
漁舟蜑螺
薄仔仔,苦杯仔
略有苦味,月光+露水=吉貝甜
25
角赤旋螺
紅螺
大型平價食用螺,北海礁棚
26
九孔螺
九孔
經濟價值高,野生量少
27
石磺
      ㄎ一ˊ
無殼後鰓,夏天雨後清晨較多,料理可食
軟體/雙殼
28
厚殼縱簾蛤
厚殼仔
殼厚肉少,淺埋,戳蛤技巧
29
黑石蟶
長在粉汕內,九層塔快炒,公告禁採
30
紅鬍魁蛤
生蚶
長在牛腳凍汕上,公告禁採
31
長硨磲蛤
五爪蚶
殼頂朝下,腹緣朝上,外套膜上有共生藻,蚶臍干貝,74.8.1登上CITES
軟體/頭足/八腕
32
澎湖章魚
章魚
產期,章魚V.S大狗仔,拍打好吃,禁採
33
紅章
紅章
4-6月,軟蔥地,有毒,絲瓜泥療法
34
石拒
石拒、溝水
夜照採捕,粗皮精品,青螺最棒
軟體/頭足/十腕
35
烏賊
花枝、簡古
花枝丸,〝烏賊頭〞諺語
節肢/長尾
36
愛氏搶蝦
石蝦,撇仔,
鱠仔蝦
潮間鼓手,釣餌
節肢/短尾
37
遠海梭仔蟹
沙蠘、青腳蠘
蟹目、蟹苓、蟹籠,♂♀判別,正蟳貳蠘、六月蠘
38
瘤突斜紋蟹
礁扁、白底
低潮線緣,善爬,味美
39
角眼沙蟹
沙馬仔,幽靈蟹
♂♀判別,保護色,速度,稚龜天敵
40
凶狠圓軸蟹
陸蟹,大型,量少急需保護
41
粗腿綠眼招潮蟹
紅腳仙
治內傷,可使牛筋骨壯
42
光手滑面蟹
大狗仔
笨慢,酉奎,酥,石老延繩釣餌,章魚
節肢/異尾
43
光螫硬殼寄居蟹
寄仔生
寄仔生佔虎螺殼,左大螫黑白
44
灰白陸寄居蟹
山寄仔生,夜補
誘捕法,夜間似哭聲
節肢/劍尾
45
中國鱟
避邪、如意、驅蚊,非蟹、
非魚近蜘蛛,4億年活化石,幼有毒
節肢/口腳
46
大指蝦蛄
蝦蛄
珊瑚區,艷色,拳擊手,釣餌,採捕法
棘皮
47
白棘三列海膽
馬糞海膽
偽裝術,亞里斯多德提燈,雲丹
48
刺冠海膽
魔鬼、海鬚、海針
長棘具毒,除棘民間療法,肛乳突
49
飛白楓海星
海星
假交配,再生,寄生螺種
50
蕩皮參
海沙爛
珊瑚砂濾食,呼吸樹,居維氏管(肛門呼吸),包紮傷口止血
51
蜈蚣櫛蛇尾
五腳如
石灰質,廣食性,夜行性,高密度,再生,河魨是天敵
軟骨魚類
52
土魟
魟仔
毒魚之冠,民間解毒:黃花磯松
硬骨魚類
53
鰕虎
九萬
傳統釣法,酥炸金龍寶
54
玳瑁石斑
鱠仔
鱠仔厝,鹹鯧歹奧鱠,性轉變,縣魚
55
灰海荷鰮
丁香魚
丁香村,丁香鳥,小中大丁,市場危機
56
臭肉鰮
臭肉
賤價火繒紛漁獲,魚干、酉奎
57
巴鰹
煙仔
柴魚,易腐,四月煙嘸免煎
58
臭肚魚
象耳、羊尾仔
24枚硬棘有毒,刺到叫阿娘
四月半水落棚,一斤象耳四兩肚
59
裸胸鯙
錢鰻
血清含毒蛋白,肉食,穴居,夜行性,食成法三寶,魚干,蕩皮參紮包
60
六斑刺河魨
氣 魚規、刺 魚規
齒板,慢泳,氣球,棘365404根,皮脆,肉清,可製燈飾,棘當牙韱


資料來源:http://ceag.phc.edu.tw/~nature/master/winter%20camp/03.htm

刊頭